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1年06月26日
看好市場需求,杉杉新能源擬巨資擴張鋰電池負極材料
杉杉股份21日披露,公司董事會當日授權公司經營層投資建設鋰動力電池關鍵材料項目,該項授權的具體內容,即由其全資子公司寧波杉杉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設立項目公司作為投資主體進行投資,新項目注冊資本2億元,投資總規模約5.5億元。
所謂關鍵材料,在這里特指“鋰離子電池負極及其他相關材料的研究、生產和銷售”,杉杉股份的公告稱,此次擴建負極材料產能主要是“考慮到未來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的經營發展及產能擴張和設施升級的要求”。
所謂關鍵材料,在這里特指“鋰離子電池負極及其他相關材料的研究、生產和銷售”,杉杉股份的公告稱,此次擴建負極材料產能主要是“考慮到未來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的經營發展及產能擴張和設施升級的要求”。
杉杉股份的這番說辭背后的邏輯其實仍是供需理論,決策的著眼點仍然在于目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對于鋰電池材料需求擴大的預期。這種預期心理由目前的三個情況表現出來。
1、一切產品以原始資源為源頭,中國的鋰礦儲量占全球份額的25.7%,在產品鏈條上,兩端(開端、終端)都是最有話語權的,作為中間的制造環節工序上溯、材料上溯是企業取得更大話語權的途徑,擴建負極材料再往上追溯就回到鋰礦開采了,目前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擴展也為以后向鋰礦占有及占有后的出路找到方向。
2、國內仍然看好的電動汽車需要用到大量鋰電池,而動力電池是屬于大容量的,對于負極材料的消耗也自然非常突出,目前,國家對于電動汽車的扶持、補貼政策還在路線演繹之中。
3、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還沒有見底,即使見底,也首先是產能減少之“底“,還想恢復到原貌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現實產能的減少與未來產能需求的擴大,供求關系的動態演進,是催生商家怎么樣進行戰略投資的決策依據。
上一篇:鋰電池三元材料行業又見新企面孔